近年来,郑州的艺术空间慢慢的变多,艺术展览日益活跃,从几十平米的精致画廊,到几千平米的官方展厅,从传统书画到当代装置,多样的艺术空间和展览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为城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而推动这些空间展览的重要角色——策展人,似乎还未被大众所关注,这个决定空间特色与展览效果的重要角色,将自己的思考与理念融于展览,献给观众,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他们在引领城市艺术生活的新趋势。我们开设“这个城市的策展人”系列访谈,让大众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里为数不多的艺术工作者,更多地清楚自己身边的艺术生活。
高 云:大家好,我是高云。首先很感谢大河美术报将我纳入“这个城市的策展人”的队列,最近的一次线年底在校园里和学生们一起做了“这样一个世界会好的|It Will Be Fine——郑州大学首届(2020年)艾滋病主题艺术展览”。真正学习策展的机会是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2014年我被公派到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做策展方向的荣誉研究员,在那里系统学习了如何策展,随后又被教育部公派到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吕胜中教授,在传统语言转换领域学习并做过一些艺术实践。第一次策展是在2015年的伦敦,回国后2016年在郑州做过4次展览,再往后绝大多数都是1年1次策展的频率,这些展览发生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地,我的策展和个人创作涉及影像、装置、行为、设计等多个领域。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喜欢面对新鲜事物的人,尤其是挑战。
这个世界会好的|It Will Be Fine——郑州大学首届(2020年)艾滋病主题艺术展览
高 云:策展的经历对我来说虽然不多但很宝贵,因为每一次展览都是我阶段性思考的结果,也是我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艺术实践机会。还记得2019年底在深圳,当时受广东当代艺术中心GCAC基金资助,在香蕉酱艺术空间落地的“我在东北玩泥巴”,我引用了一首印度空耳歌曲的名字来做展览主题。“东北”在这种语境中不作地理名词用,只是借用了同名空耳歌曲的癫狂状态,是技术性的癫狂和狂欢;“泥巴”指涉神话传说中的造人材料,“尘归尘,土归土”。这是一场展览,更是一个艺术尝试跟科技结合的实验室。
但那次展览的目标话题并不是语言的转译和后网络时代杂糅的文化现实,而是想通过参展新媒体艺术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映射,来讨论社会当下“技术为王”的地位。比如张沐辰的《锦鲤》,他通过现代自动化技术方法为锦鲤设计制作健身器材,这是艺术家在为人类社会祈福的加持,也是应对现实最诗意的表达。王博纳的《黏菌计划》探索黏菌脉动、图形、声音之间的关联,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和感悟微生命体的存在意义,探讨作为看似高级的“我们”该如何与其和谐共处、平等对话。
高 云:志趣相投的人总会相遇,这也是我以往做展览的经验,尊重艺术家的想法,联络专业的设备、甄选合适的场所,协助艺术家将作品最大可能地呈现。
记 者:在策划、推出这些展览时,跟艺术家接触,艺术家们这几年的观念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高 云:我们很难用时间的概念来考量艺术家的观念变化,更难用群体的变化去概括个体的观念变迁。当下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不断膨胀,引发其变迁的不确定性愈大,但艺术家作为个体,他所关注的学术范畴和个人生活经验是其观念更大的变量存在。
记 者:在其它城市看过的,让您感受最深的艺术展是哪个?原因是什么?通过你参与的展览和在各地看到的展览,你觉得艺术品、艺术展跟观展者的关系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大众有没有更多主动参与的空间?
高 云: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艺术家,2018年上海外滩美术馆曾做过他的个展“消耗”,在展览开幕式上他拿起侧面粘着纸胶带的电动切割机将自己的一幅小尺寸绘画作品连同墙面一起垂直锯成两个部分,用“破坏”一件作品的形式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启了“非生产性劳动”的探讨。弗朗西斯·埃利斯有很多作品似乎都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和时间对抗,单一的场景中不断重复的动作是持续不断的体力消耗,他的作品使我重新思考了消费主义情境下非生产性劳动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美术馆展览内容中精神体验的商品属性,需要大众的购买行为使其重新再回到文化的位置,正如他一件作品的名字《实践的悖论 1(有时行动只能引向虚无)》。
记 者:优质的艺术展对城市的价值在哪里?郑州这个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展?有业内人士提出“新城市美学”和“新美学城市”的概念,郑州在这个方向上,同一线城市的艺术展有哪些差距?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高 云:优质的艺术展对城市的文化形象塑造和对市民大众审美提升都大有益处,一座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展,或者是业内人士提出的“新城市美学”等,这些可以从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角度去看。
我曾为郑州蓝皮书《郑州城市发展报告(2021)》撰写过一篇报告《郑州市文化发展的经验、成效及趋势变化分析》,其中梳理了郑州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及成效,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城市文化主题不突出,这是文化多向发力、聚焦不够造成的;或是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是因为郑州缺乏推动创意的载体和特色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体系优化进度缓慢,比如民营美术馆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文化品牌尚在塑造过程中,在文化消费内容的提供方面暂时不能对公立美术馆、博物馆发挥很好的补充作用。
想要缩小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相关政策支持,还需要各方资金的倾力打造,更重要的是文化艺术机构自己的品牌塑造,如何从“小而专”的角度切入,寻找自我的展览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