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讯,入夜后的三里屯总是富贵而喧嚣,但从前晚开端,北区的红馆就被一股极致的“孤单”笼罩着:两束暗淡的灯火、屏幕上有些意味不明的是非印象、一个抱着电话时而欢欣时而歇斯底里的女人……当木琴声模仿的电话铃音响起,女人马上抓起听筒答复。在与线路那头的对话中,独幕亦独角的歌剧《人声》静默地拉开了前奏。
与北京世界音乐节上一周带来的颇受好评、热热闹闹的浸没式歌剧《小狐狸》比较,这部由比利时通明歌剧院和安特尔普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制造的《人声》充满了孤单且有些神经质的文艺范儿。歌剧《人声》是法国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依据近代闻名文学家让·谷克多的同名戏曲原作改编而成的,创造于1958年。《人声》的表演时长仅有50分钟,故事头绪简略却破碎:在巴黎的午夜,一个女人蜷缩在自己的卧室中,不断想打电话给自己的恋人。攀谈中,她得知心上人明日就要和别的一个女子进入婚姻的殿堂。失望中,关于生计和逝世、爱情与苦楚的考虑在女主人公的对白和独白中不断闪现,终究,她以自杀的方法告别了人世间。
整部歌剧从头到尾,正面进场的艺人只要女高音歌唱家娜奥米·贝尔顿一人,《人声》也因而被认为是对女高音歌唱家的巨大应战。好在贝尔顿的演唱不负众望。除了把剧中的咏叹调唱得悠扬动听,她还将女人的灵敏、软弱诠释得酣畅淋漓。
《人声》对观众的应战远不止大段大段的相似意识流的唱段。导演瓦尔特·范·鲁伊在舞美上用足了心思,以凸显午夜时分富贵都市巴黎背面的落寞和孤单。他把整个舞台空间改造成了女主人公的卧室,地板上胡乱摊放着充满了爱情回想的杂物:一同看过的表演的票根、“你”独爱的书、第一次见到“你”时“我”穿的毛衣、“你”喷过的香水、安息药片、捏扁的啤酒罐……女主角还未上台,偏执灵敏的特性便呼之欲出。
表演时,女主角手持一台录影机,光着双脚,漫无目的地穿行在“卧室”里。录影机中拍摄到的是非印象被同步投映在屏幕上,或是定格于旧式的电话机,或是停留在一盏空空的咖啡杯上,极有法国电影的风情。最终,她将镜头对准了自己,在温顺的诀别中,表演戛然而止,安静而哀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剧场,许久后,回过神来的观众才报以火热的掌声。
在音乐上,普朗克充沛承继了法国乐派的特色,旋律的每一分钟都做到了悦耳动听。这一版《人声》比利时作曲家、钢琴家、打击乐演奏家杰罗昂·玛莱斯从头编列,配乐音乐由钢琴及打击乐演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杰罗昂·玛莱斯亲身上阵,一人兼任钢琴及打击乐演奏,忙得不亦乐乎,而看着他来回地回身起坐,也成了不少观众的趣味地点。总而言之,前锋歌剧《人声》确实给看惯了传统歌剧的观众带来了一次全新的体会,北京世界音乐节的斗胆和尽力着实令人感叹。也有许多观众对这种别致的方法非常感兴趣。“其实我觉得不必把一切的东西都看懂,那样就没意思了。”一位观众对记者说,“能有一次这样不同的体会也是很好的。”
今晚,《人声》将在三里屯进行最终一场表演。24日和27日,北京世界音乐节的另一部歌剧力作——瓦格纳《女武神》将在保利剧院接棒演出。